白衣飄汗水 醫術暖人心
豐南區醫院付金艷同志先進事跡
黨辦 孫悅芬
付金艷,女,53歲,大學本科,1989年畢業于張家口醫學院。副主任醫師,內六科(老年病科)主任,唐山市醫學會老年分會委員。在豐南區醫院從事臨床工作至今,28年的工作中,兢兢業業,刻苦鉆研,恪守職業道德,憑著熟練的技術,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了領導、同志們的贊譽、患者的認可。曾多次榮獲區政府的嘉獎和區衛生局專業技術星稱號。
一、勤學上進,醫術日精
1989年畢業初期,曾任教于區衛生學校兩年,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91年到區醫院內科工作后,邊實踐邊學習。于1996年、2003年分別到天津胸科醫院心內科、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進修兩年。此后又陸續參加了第5屆心臟起搏基礎與進展培訓班、第4屆血栓相關疾病防治研討班及學習班、北京基層醫師高血壓合理治療培訓班,并多次參加北京長城國際心臟病學術會議。
通過學習,尤其在心血管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在院內率先開展了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療、心律失常的電轉復,和北京專家合作開展永久起搏器安裝、下腔靜脈濾器置入,2001年起和其他同志合作開展了胸腔內注射尿激酶聯合胸腔閉式引流、胸腔灌洗療法治療復雜性胸水、急性膿胸的臨床研究,上述業務的開展取得了很大的社會效益。此外,不僅診治了心內科常見病、多發病,還成功搶救了主動脈夾層、肺栓塞、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咳血、哮喘持續狀態、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胸腔內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腦梗死、重癥胰腺炎等多例疑難病例和危重病例,使我院的搶救成功率達到了較高水平。在近30年的工作中逐漸成長為心內科學術帶頭人,也為我院帶出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
二、創建老年病科,VIP病房
2011年7月,在院領導的信任和支持下,成立了老年病科及VIP病房。對于一個針對多病共存的老年人的科室,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為了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她利用業余時間,組織科室同志對在院及出院患者做心腦血管病防治健康教育九十余場。通過她們不懈的努力、優質的服務以及診治技術的不斷提高,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床位也由當時的18張發展到了現在的40張,業務也由心血管擴展到腦血管、內分泌、呼吸等多學科發展,大大滿足了患者的需要,提高了患者的認可度。近6年來,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周轉率、新技術的開展及患者的滿意度在全院都名列前茅,未出現過醫療事故及差錯,院領導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三、勤修醫德、無私奉獻
自2004年至今擔任副主任、主任以來,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任勞任怨、敢于承擔責任。堅持每周出門診兩次,查房兩次,重病人隨叫隨到,指導下級醫師進行檢查、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指導下級醫師搶救危重、疑難病人,定期組織講座,組織疑難、死亡病例討論。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臨床工作也不放松,做到24小時開機。由于有過教學的經歷,學生中有從事鄉醫工作的。她抓時間、擠時間給他們培訓、指導,學生們都說,有事兒問一問付老師心里有底,免得出差錯。2003年“非典”來襲,被派到發熱門診負責發熱篩查工作,面對疫情從沒考慮自己安危,每天接觸大量的發熱患者,一個多月都不能回家,很好的完成了院領導交給的任務。做為一名醫生,做到了德才兼備并且是以德為先,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百姓都一視同仁。有一位家庭非常困難的患者名叫呂寬,老伴兒臥床多年,兒子生活不能自理,她多次去家中診治并帶去生活用品和藥品,也經常打電話噓寒問暖,在其老伴兒病重時給予經濟上的援助,使這個家庭備受感動。可是當她自己的小家需要她時,卻因為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她公爹因為腦血栓多次住院,卻只能請護工來照顧,母親在北京住院兩個月也只是探望了兩次。她的女兒經常抱怨,“我媽媽除了工作就是學習,心里裝的都是病患,從小到大很少管過我的學習,也沒讓我參加過各種學習班,我就是散養的、靠自己的努力成才的”。雖然虧欠自己小家很多,但是為了醫院、為了患者,她無怨無悔。
面對發展中的區醫院,她深刻的體會到,最大的價值在于無私奉獻。她堅信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應該的,是值得的。面對榮譽,她淡淡一笑,她說,我是一名醫生,醫院就是我的戰場,我的任務就是努力工作、讓患者滿意,盡我所能回報社會。真心的祝愿付主任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