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驗光必須散瞳嗎?
科普眼健康知識對話
視光師:“給孩子做一下散瞳,三天后再來復診。”
家長:“百度/朋友圈里說散瞳對眼睛不好,可不可以不散瞳驗光呢?”
視光師:“······”
以上對白經常會在驗光時聽到,那么讓家長抗拒的散瞳到底安不安全呢?
什么是散瞳驗光?
散瞳驗光是將專用的散瞳藥水滴入眼睛,使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麻痹松弛,松弛的睫狀肌拉緊懸韌帶,使得晶狀體變扁平,減低其屈光度,去除晶狀體調節進行驗光。
使用散瞳劑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調節對驗光的影響,使屈光結果更加準確。
現在大部分人近距離用眼時間長,視疲勞癥狀明顯,調節過度緊張,小瞳驗光會影響屈光檢測的準確性。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眼睛調節作用力很強,如果不散瞳,容易導致檢測度數比實際偏高,即通常所說的假性近視。
哪些情況需要散瞳驗光?
1.初次驗光的兒童:一般15周歲以下
兒童眼睛的調節功能強大,初次驗光,建議散瞳,去除調節的影響,排除假性近視。兒童主觀配合較低,散瞳后結合客觀驗光更為精準。
2.患有斜視、弱視的人群
斜視、弱視人群,首先要排除屈光度數引起的斜視和弱視。經過散瞳檢查,驗出雙眼真實的屈光度數,并給予合理的矯正,才有利于斜視弱視的治療。
3.有視疲勞癥狀的人群
散瞳驗光,能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出眼睛真實的屈光性質和度數。
散瞳對眼睛的影響
不少家長由于不明白散瞳是怎么回事,對散瞳驗光顧慮重重,害怕孩子散瞳以后對眼睛造成損害。
散瞳后個別人眼睛會出現畏光、流淚、視近模糊、口干、面部潮紅等癥狀,有少數會過敏出現眼癢、結膜充血,但這些癥狀都是一過性的,藥效過了,癥狀也自然消失。
提醒:有青光眼、白內障、瞳孔嚴重粘連,不能散大的患者是不適宜散瞳的;40歲以上的驗配患者,瞳孔的調節力變弱,也可以不用散瞳。
散瞳后的注意事項
1.散瞳后出現畏光、看近模糊為正常現象,散瞳后盡量避免到陽光較強的地方。若出門,建議配戴防紫外線的太陽鏡進行防護。
2.減少近距離用眼,必要時配戴近用眼鏡閱讀,或者慢速散瞳可以選擇寒暑假驗光檢查。
3.如散瞳過程中出現口干、臉紅、心跳加快、發熱感等,可平臥休息,并適當多喝水。
散瞳是我們配鏡檢查前非常有必要進行的步驟,對眼睛的影響也是一過性的。
希望小伙伴們不要聽信謠言啦,首次配鏡驗光的小朋友記得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哦!一般寒假和暑假是驗光的最佳時機噢。